字体
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警笛嗡鸣。

马路上飞驰的警车内。

“苏泰,男,47岁,本市人……过去常年在外工作,具体从事的工作不详。”

“但通过身份信息使用记录发现,苏泰在过去二十多年间,在全国各地很多地方都有出现。”

“尤其是偏远地区居多,且无案底,无犯罪记录……”

陈岩一边翻阅平板上的个人资料,一边向林逸汇报。

林逸的思维始终处于,高速运转状态。

他仔细斟酌并咀嚼着,陈岩提供的资料,冷静地思考和分析。

逻辑推理,并不一定只是聪明人的专属,可以后天培养。

就像是思考问题一样,一旦熟悉了某种思维方式。

大脑就会自然而然地,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分析。

当陈岩说出这份嫌疑人的资料时,林逸的大脑立刻浮现出一个想法。

苏泰与姜峰两人,是否曾经都是非法盗墓者?

如果这是真的,那么姜峰被杀且凶器是工兵铲,就有了合理解释。

顺着这个思路继续推理,两位盗墓贼为何会巧合地,出现在同一个城市?

他们之间,是否存在相识的可能性?

如果不是彼此认识,为什么会有一个盗墓贼,去杀另一个呢?

再进一步推理,有没有可能苏家父女,之所以发现仇家是南宫霆和姜楠蝶。

是因为偶然找到了姜峰?

毕竟,姜楠蝶是姜峰的妹妹。

接着反推一下,姜峰之所以盗窃其妹妹的尸体。

是否可能是从苏泰那里得知,妹妹并非正常死亡?

而苏泰,最初透露这一秘密时。

也许只是为了编造谎言,诱使姜峰将妹妹的尸体,带回警方进行检查,以暴露某些隐情。

然而,事实出现了意外。

姜峰不仅带回了尸体,还想继承其遗产。

甚至用妹妹的遗体,恐吓南宫霆。

最终,破坏了苏家父女的计划。

因此这就引发了,苏泰前来杀死姜峰的行为。

希望借警察之手,找到姜楠蝶的尸体。

这便是此案的一种推理过程。

推理其实类似于杜撰、假想或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